招生简章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招生简章 > 教学方案

航正家长课堂(第十二讲)

发布时间: 2023-10-18 来源:

  聪明的家长,会教孩子认错!

  生活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一个孩子不小心犯了错,父母见状立刻板着脸催他道歉。

  “快说对不起啊,我之前怎么教你的?”

  “你做错了事,怎么还不道歉!”

  孩子做错事,表达歉意很重要。但如果我们只关注孩子的口头表现,当着众人的面不停地去催促孩子道歉,只会引起孩子的畏惧心理。

  对孩子来说,那句“对不起”可能就只是平息父母怒火的工具而已,并不会起到让孩子知错就改的效果。

01

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

  昨天路过一家幼儿园,发现幼儿园门口拉起了布标,讨伐老师欺凌孩子!

  这所幼儿园正好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,我便问她是怎么回事。

  朋友说,这是小二班发生的一件事,中午午睡的时候,两个小朋友打闹着不睡觉,其中一个小男孩比较调皮,伸手打了另一个男孩的脸,男孩被打哭了,就告诉了老师。老师走过来,二话不说,就给了这个调皮的男孩一巴掌。


  当然,这只是家长的描述。

  老师的解释是,当时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打哭了,她便举起手在那个调皮的男孩脸上象征性地轻轻“打”了一下,并且问那个男孩,如果有人这样打你,你会愿意吗?

  校方也询问了几个当时在场的其他小朋友,孩子们都说,老师没有打人,只是轻轻地摸了那个男孩一下。

  但是家长不依不饶,觉得老师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严重创伤,并且通过挂布标、报警、发朋友圈宣扬的方式一定要让这个老师付出代价!

 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下午,孩子们都在教室里安安静静的上课,只有这个小男孩和爸爸妈妈站在布标底下,一脸怒气,剑拔弩张的样子。

  其实暂且不说老师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欠不欠妥,这个男孩把别的孩子打哭了,家长毫不问责,反而这样大张旗鼓地质问老师,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在支持孩子,保护孩子吗?

02

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道歉?

  1. 观察孩子的反应,帮助孩子理解他的错误

  美国作家盖瑞·查普曼曾在书中就列举了道歉的五种语言:表达歉意、承认过错、弥补过失、真诚悔改、请求饶恕。

  对孩子而言,道歉也不只是说句对不起那么单一,比如主动地拥抱;上前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;主动逗对方开心……

  他们有自己表达歉意的方式,父母要善于发现并鼓励,并不需要拘泥于那一声“对不起”。

  我们都希望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,但是我们常常忘了有一项重要的教育叫“教孩子认错”。

  2.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

  东野圭吾的小说《红手指》中,小男孩残忍杀害一个7岁的小女孩,却从未表露出一丝丝愧疚和悔意,他把这个难题丢给父母去承担,自己则像没事人一样待在房间里,嘴里还一直在嘟囔着:烦死了。

  当警察把他带进审讯室里,这个孩子开口说的一句话则是:“都怪我父母。”

  没有道歉,推卸责任,这样孩子很难在成长之路上走得稳稳当当。

  而小男孩有这样的反应,很大程度是源于那个总是包庇他犯错的母亲。

  做了错事没有悔过之心的孩子,不能出责任心,他也无法自主、自立。

  我们让孩子学习道歉,不仅是为了修复人际关系,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。

  必要时,我们可以孩子一起承担。

  通过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,才是道歉的真谛。

  3. 复盘

  孩子道完歉之后,父母不妨找个时间,再来和他复盘事情的过程,不是为了再次批评他,而是为了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。

  很多父母会在孩子表达歉意时候,顺势批评一顿,甚至会一通数落孩子以前做过的错事,让孩子惧怕承认错误。

  教育孩子学习道歉,我们一定要鼓励、强化孩子的道歉行为,既能够帮助孩子认识错误,也能让孩子看到道歉的价值。

  我们可以表扬一下孩子:“道歉有时候会很难,但是那是正确的做法,你做得很对。”

03

“ 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

 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,充斥着“不认错”的文化,不管是家长、孩子、还是路人甲,每个人都习惯性地把矛头对准别人,说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,说自己的时候无懈可击,真让人悲哀!

  人,贵在有自知之明,认错是自知的开始,自知后才能进步。

  老子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

  《左传》中也有:“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

  为了孩子能够自省,勇于面对失败,希望我们都能以身作则,成为一个敢于检讨自己,敢于认错的家长。

  否则,孩子不成功,他一定会归咎到你身上!这真是可笑的轮回!

  如果父母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,就是向孩子表明,承认会犯错并不意味着颜面扫地,谁都会犯错,爸爸妈妈也会,重要的是对错误的态度。

  会道歉的父母,赢得了孩子的心。

  一个敢于说“对不起”的父母,是谦卑的,更是体面的。

  道歉这件小事,几乎贯穿孩子一生中的所有人际关系。

  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有责任心,请教会孩子认真地道歉吧!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